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9的文章

《破譯塔木德》讀後隨(便)寫(寫)

《破譯塔木德》讀後隨 ( 便 ) 寫 ( 寫 ) 關於這本書的書名全名為《破譯塔木德──猶太人快速致富的 101 條超強商規》。當我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我就知道自己一定會借閱,但是另一方面,我同時也對這本書的忠實程度感到質疑。會借閱是因為它名字中有塔木德,和猶太經典相關的關鍵詞,而質疑則是因為就我所知塔木德 ( 應該 ) 主要是在教導對上帝的敬畏和信仰生活的細節,而非商規。 在閱讀的過程,我不禁想起莎士比亞的戲劇,威尼斯商人 ( 如果我沒記錯戲劇名稱的話 ) ,劇中把猶太商人的形象可以說十分妖魔化,就是個吝嗇而無慈悲心的反派角色。有人說這是在基督宗教背後潛在價值觀中的「反猶主義」作祟所導致的結果。然而,敘述並記載猶太人會賺錢會理財的教學書籍多如牛毛,可以看到教育類別的《看猶太媽媽怎麼教孩子理財》之類的書,就可以知道猶太人以甚麼聞名於世。 說老實話,其實這本書我看到一半就覺得失去繼續閱讀的動力。主要原因可能在於自己認知到閱讀完這本書也不會使我聰明多少 ( ? ) ,又或者是自己認知到閱讀完這本書也不會使我改變多少 (?) ,總覺得讀起來有點無聊。這跟我認知的塔木德不太一樣,我記得我曾經短暫接觸過的猶太經典故事是令人聽來津津有味的。 書中商規第六十一條是「會賺也要會花」,內容提到一個有趣的故事。是說有人勸另一個抽雪茄的人把每天抽的雪茄費用節省起來,四十年下來可以買下一幢百貨公司了。有趣的是,那個抽雪茄的人反問對方沒有抽雪茄怎麼現在卻並不擁有一間百貨公司呢?而抽雪茄的人剛好是那間百貨公司的擁有人。 這個故事令我覺得有點趣味的地方是在於,它突破了一些「只要每天省下 ... ,過多久期間後可以換算成等值的 ... 。」的理財迷思。雖然削減固定支出的確是開源節流的有效辦法之一,然而有多少人想過,那些沒有花出去的錢,難道就不會花在別的地方嗎?也不是說想累積就能累積下來的。當然作者舉出這故事的主旨在於「錢是靠錢生出來的,不是靠苛刻自己省下來的。」 當我閱讀到「獨特的眼光比知識更重要。」 (p.271) 時,我真的想要放棄繼續閱讀這本書了,因為這句話說服了我即使我獲得了這本書的知識,沒有獨特的眼光也沒有用。於是我快速翻閱,終究還是憑著一股氣將書翻閱完畢,得到另一個值得記錄下來的句子: 「利

追劇中

這兩天的精神食糧幾乎都是 Sherlock...BBC 版本,每次騎車準備上工,總一邊祈禱一邊想著我怎麼還滿腦子是 Sherlock... 我應該要將主耶穌充滿我的心啊! 然而不可否認的, Sherlock 影集帶給我生活的樂趣以及重心,雖然看了第一季之後的確也發現其中不合理或者過於戲劇化之處,但是還是有一頭栽入的感覺。再加上無法錄音的技術問題算是解決了,第一季第一集已經被我拆分成幾個音檔,可以在運動時一邊動作一邊聽英式英文了,當然聽不懂的還是不懂,畫面和劇情倒是記得挺清楚的。 只是有個問題,我的老毛病又冒出來了,這個老毛病從國小開始就一直存在,只有在我沒有任何材料或情節時,或現實生活讓我不得不全神貫注時,我才比較可以長時間避開這毛病。 這老毛病就是,做白日夢。 我可以一邊追劇一邊在心中創作同人誌,這麼說似乎還太抬舉我自己。應該說,是片段與片段的一兩個小節,斷斷續續的在我心中被編織出來。或許這對一些藝術家而言是個靈感來源,但是對我而言,白日夢和妄想只有一線之隔啊。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阿們。 Sherlock 第二季第一集, for example ,真是看得我熱血沸騰。哪類型的女子會讓 SH 動心?原來是鬥智又鬥心。這不累嗎這。而我應該永遠也無法成為那樣的女子吧?影集中暗示的許多複雜男女關係讓我覺得英國的高雅世界也只是表面而已嗎?從劇中看不出堅貞的道德,也看不到清高的理想,但有趣的配樂和懸疑的劇情往往在出人意料之間,引人入勝,讓觀眾在心中覺得真是痛快。 我這週在週曆上畫的笑臉平均次數比前幾週還要多了點,不確定是否跟 Sherlock 有關。 今天在工作地點被問到是否報名了今年的工作甄試,還好遇到鐘聲響起,被我輕巧帶過馬上離開話題現場。嗯,那才是現實。未來何去何從,且戰且走,拭目以待。 至少確定還活得下去。

睡晚了

在新世紀福爾摩斯第一季第一集中華生的治療師告訴他:...and writing a blog about everything happens to you will honestly help you. 我雖然不是個軍人,但聽到這個建議也稍微被觸動了一下。雖然華生回答:Nothing happens to me. 而我,是否在所謂「沒甚麼事情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仍然可以在我的部落格上寫出廢文。只可惜不知道有沒有治療師在閱讀。有的話請告訴我。 明明昨天在很理想的時間醒來,白天也都保持了清醒,雖然花了兩杯咖啡,但真正早起的原因我想是前一天晚上的半顆藥的功效。今天也想如法炮製,卻失敗了。也許,跟昨晚沉溺於觀看 Sherlock Holmes 影集有關係吧?不過我也沒有超過晚上十一點睡,只是剛好十一點爬上床而已。今天會睡得這麼晚,還沒有聽到任何鬧鈴聲,十分奇怪。或許今晚在睡前不要看任何影集比較好吧。 因為起床起得晚,基本上上午的時間本身就泡湯了。可惜沒有連續三週的週三都到運動中心報到,但今天下午採買的花費遠遠超過去運動中心的油資以及入場券。 想到最近在 Youtube 上看的關於《斜槓青年》書籍介紹及反思,還有 youtube 上關於曾博恩的優質學經歷最後卻選擇從事跟學歷完全無關的寫劇本以及單口相聲喜劇演員,以及《富爸爸窮爸爸》和《告別菜尾世代》書中探討的某個重點:你是否在做你喜歡做的事? 博恩有句問句在我腦中打轉:「你下班後都在做甚麼?」這讓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仔細想想,我因為目前從事時薪制教育服務的緣故,所謂的「下班時間」比一般上班族多很多。但,我都在做甚麼呢?我將我的記事本拿出來,發現其實時間並不難消磨掉。有時自己的狀態是,沒工作想要工作,有工作想要休假,休假時有時有點無聊不太清楚自己真正的熱情在哪。 也許生活冷淡這詞可以代表沒有甚麼熱情吧? 這一輩子,還沒有確定甚麼熱情在哪裡,該怎麼過,但也就一天過一天地快過了大半輩子了啊。

《三十歲後,你會站在哪裡?》讀後心得

《三十歲後,你會站在哪裡?》讀後心得 這本書的全名是:三十歲後,你會站在哪裡?想出人頭地,就必須接受的 39 則殘酷忠告。 閱讀到一半時我就發現,作者似乎在鬼打牆了。好像一個看不起年輕世代的中年人 ( 或老年人 ) ,用「你」開頭不斷告誡讀者,倘若不努力,倘若沒有危機意識,你就等著被淘汰。但是,真正該如何努力的方式卻不清不楚,沒有手把手的教學,只有老生常談的恐嚇和威脅。 這世界是個喜歡年輕人的世界,越有生產需要的國度,越看重青壯年這群勞動人口。但在本書作者眼中,似乎年輕人大多都是公主、媽寶,尼特族或頂客族,不肯承擔責任,又沒有目標的一群人。 書中有提到作者自己在職場上受到刁難的例子,他說自己的企劃總被組長所擋住,又說組長給的建議多半都沒有甚麼建設性,但是因為自己想著要熬過這個難關才能成長,因此努力不懈地改了又改,又追問組長要怎麼修改,最後組長終於無奈讓他的企劃過關。 我只能說,作者是活在一個只要努力,就能夠突破刁難的世界嗎?所謂的刁難,就是你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結果的情況。一開始說組長給的建議多半沒有甚麼建設性,那之後他追問組長要怎麼修改企劃,組長給的建議就會有建設性了嗎?作者自豪於企劃最後終於過關,沒有繞過組長直接找課長,這樣一來不但得罪組長還學不到一次次的修改技巧。我說,正面思考是很好,但是作者自己的世界,和作者描述給年輕人的世界,標準似乎不太一樣。 「我和許多老闆朋友聊天後發現,原來現在職場上的年輕人,普遍都有這個問題,明明能力不足又愛說大話 ... 」是是是,作者總是擁有許多老闆朋友,總是要面試新人的面試官,總是要給建議和忠告的職場勵志作家,呃,所謂「職場勵志作家」是書封給作者的頭銜,但就我閱讀起來,本書不是走勵志路線,而是走威脅路線啊。 本書的英文書名翻譯作: After 30,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path? 。我不禁感嘆英文書名取得真吸引人,可是本書並不是一本告訴你 know-how 的手冊啊?書中寫到職場上可能被暗中插刀的小故事:新鮮人被前輩帶領做簡報,新鮮人照著前輩的指示做了,然而在正式簡報場合卻被長官表示全盤錯誤,前輩馬上撇清並說自己已經提點了新鮮人但新鮮人固執己意不聽忠告,這個故事主要在告誡「同事只有在第一天會對你微笑」,本質上職場

《渡過 / 憂鬱症治癒筆記》讀後感想

《渡過 / 憂鬱症治癒筆記》讀後感想 在圖書館的新書架前,我猶豫許久,有好幾本書我都覺得對自己可能會有幫助,包括關於信仰的、關於文案寫作的、勵志的 ... ,但最後,我仍然把這本《渡過 / 憂鬱症治癒筆記》找出來,拿在手上。 被明白清楚的書名所吸引,但也煎熬於覺得自己不應該聚焦在疾病上,曾經閱讀過的心理方面或自助系列的書籍,誠然幫助是不大的。書本可以傳遞相關症狀和知識,但治癒方面還是得倚靠醫療及自己。 這本憂鬱症治癒筆記,來自對岸,一個同文同種卻不同文化了的世界。 本書作者從他渡 ( 到醫院治療 ) 、自渡 ( 自我發現鍛鍊學習 ) 、渡人 ( 分享幫助他人 ) ,紀錄了三年的時間。書背後的簡介是這麼寫的,但書的內容其實除了作者自已的生病過程之外,還有許多和憂鬱症相關的藥理學及其他病患的小故事,可以說是非常豐富的一本書。 特別老生常談的,就是勸告人們「陪伴,而不是說教」。很多人認為,憂鬱症是心理問題,要給患者「打開心結」。我看到上述的關鍵詞「打開心結」,不禁想起我曾經參加過基督教的一個成長課程正好就叫做「打開心結」,參加完課程,並不覺得有甚麼心結被打開,反倒是因為固定規律的聚會和上課,給予了生活某種程度的歸屬感和社交活動,才是對我比較有幫助的部分。 書中提到三種神經遞質「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都是現代社會說到精神疾病會提到的專有名詞。書中還有提到為數甚多的藥名、學名,讓人不禁感嘆作者為了這本書究竟是蒐集了多少資料、做了多少研究。 「窮人是憂鬱症最大群體」、「在知識階層中,憂鬱症患者也有職業之別。演員、公務員、媒體人、警察、教師比較容易得憂鬱症 ... 」這兩個論點實在令讀者有感。特別是教師這個行業,在教育界,對教育者的人格和品行的期待超乎其他行業,至少,公務人員法和教師法對於精神疾病規範的差別就證明了這一點。可惜的是,書中建議「勇敢承認並面對疾病,不必遮遮掩掩」但對教師這個行業,這麼做卻是不容易且危險的。因為可能因此失去這份工作。這是不公平的,但社會的期待就是這麼殘酷。 書中也有一個部分專門探討心理治療,其中舉了好幾個我讀來根本是神蹟指示一般的例子,例如美國治療師第一次見到一個雙相情感障礙的孩子就問到:「你們家是不是有人出軌了?」,這樣神準的猜測,被說成是資深心理師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