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8的文章

感恩日記實驗 #3

1. Feel thankful for the rain which made us cooler in this hot day. 2. Feel thankful for waking up early and back to bed after praying and walking. 3. Thanks to the sis who help me correct my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lthough just few paragraph. 4. Thanks for getting the certification to engage in a company which do translating professionally. 5. Thanks for doing exercise by playing table tennis. 6. Feel thankful to have my dad to play Gomoku/ Gobang/ FIR (Five In a Row) together in the morning.

英翻中練習#1

英翻中練習 #1 第四章 「老師,我們找到夥伴了」 學生的語言學習管理 孩童在課堂學習語言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透過參與活動。但這種情況並不會自動發生。正如我們在第一章所討論的,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能夠讓孩子們學習的環境。創造環境並管理將要進行的程序好維持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學習環境具備以下條件: ● 積極正面的師生關係和學習環境 ● 學生及教具都擁有有效率的組織性 ● 師生之間的有效對話 ● 對孩童的語言學習提供合適的支持 ● 有趣且具啟發性的學習材料和資源 最後三點將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進行討論。在本章中,我們將會聚焦於前兩點並且思考: 1. 你想要成為甚麼樣的班級經營者? 2. 學生認為你應該要成為怎麼樣的老師? 3. 營造一個正面積極的教室氛圍可以藉由下列方法: – 建立安全感 – 發展學生自尊心 – 發展教師的自尊心 4. 將學習語言的學生們組織成兩兩成對或多個小組 本章的主旨在於提升你對學生學習語言時的環境條件的注意力,特別是在建立一個正向的師生關係及有效的小組組織;以便發覺該如何建立並維持這些環境要素;而且利於檢視你身為一個教室經營者所做的決定和選擇可以怎樣影響學生的學習。 對許多老師來說,當我們談到班級經營,班級紀律或教室組織就躍然心中。但是班級經營的重要關鍵是在於發展有效的師生關係,這是接下來三個討論聚焦的重點。 1. 你想要成為甚麼樣的班級經營者? 要有效經營一個班級究竟需要甚麼樣特質?這裡有個活動是改編自一本關於課室經營的書籍裡的內容。這活動將會幫助你去辨識你認為最重要的特質是甚麼,並且決定甚麼事你可能需要做的改變,藉此你的行為才能反映出這些特質。 任務 1 你是甚麼樣的班級經營者? ■ 回想一下你在學校時遇到的老師們,或最近在課堂上教導你的教師們。試著回憶出一個你喜歡的老師以及一個你不喜歡的老師。你喜歡前者哪一點呢?你又不喜歡後者的哪一面呢? 這裡有一個我本身學校生活的例子: 依芳老師既嚴格又慈祥。她擁有良好的幽默感並且在我不懂的時候展現耐心。我還記得筆芳

感恩日記實驗#2

1. I would like to be thankful for that there is one Italian guy who is willing to be my pen pal and promise to help correct my English. 2. I would like to be thankful because I don't have to go out when I don't want to. It was raining. That's a good reason to refuse some meeting you do not really and truly expect. 3. I would like to be thankful for that I made a milk pumpkin juice for family. 4. I want to be thankful for that I can rest on bed when I want to do so. 5. I would like to be thankful because my father is recovered well after the car accident. That's all there is.

感恩日記實驗#1

1.感恩今日在聚會後,能夠鼓起勇氣主動去和其他青年說說話。 2.感恩今日在聚會時感到放鬆想睡,這對於睡眠障礙的情況之下,是難能可貴的事。 3.感恩今日幾乎不會感到無聊。 4.感恩中午有現成的好吃的,吃得不多也不會餓,並可以趕快上樓休息。 5.感恩今天家教後能夠取得教材費,不必先代墊。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讀後隨寫

20180808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讀後隨寫 一、我猜本來的日文書名是《變幸福的勇氣》之類的,最後的資訊頁揭示果然沒錯。 二、在脫序行為的五個階段中「尋求稱讚→引起注意→挑起權力鬥爭→復仇→證明自己無能」,說到割腕自戕的行為是一種「復仇」心理。我無法完全認同,因為有的時候「選擇死亡」跟「復仇」並無關係,而是一種「尋求解脫」或「終極的逃避」之類,復仇這詞在理解上有恨的情緒,也許尋求解脫或尋求逃避參雜的是一種「害怕」或「恐懼」的情緒,而不是「恨」的情緒。沒有恨,幹嘛復仇? 三、「所謂的自立,是精神層次的問題。」有一種,被說中了的感覺。但經濟層面要獨立難道不重要嗎?嗯,今後要怎麼做才能夠得到精神層次的「自立」呢? 四、「所謂的教育工作者是諮商師」以及「諮商是朝向自立的再教育,所謂的諮商師就是教育工作者。」倘若這兩個前提成立後,「成為友人」是不可行的事。這是諮商或心理治療領域專業的基本常識吧。而深度治療中,治療者本身不能是患者的親人,則是我最近才知道的事。簡單的說,就算再努力,在諮商關係中,諮商師和個案之間的關係是「諮商關係」而不是「朋友關係」。所以書中所說的「成為友人」,就算是希望成為朋友,卻也是不可執行的事情。在美國甚至規定在結束心理治療關係的幾年後,雙方都不可以私下聯絡呢。想一想,出了諮商室就不能聯絡的朋友,算是朋友嗎?雖然我有朋友關係類似諮商關係,這是我十分感謝的事,若反過來,諮商關係類似朋友關係這種經驗,卻是沒有啊。 看到哲學家分享阿德勒怎樣用「成為友人」的方式診治一位患重度精神疾病的少女時 (p.174),興起了「好想也被阿德勒診治一下喔」這樣的奇異念頭。 五、看本書看到一半時,忽然有種「這本書是不是不應該再讀下去了」的想法,在現實生活中用這本書的內容檢視自己和他人,我運用這本書為「透鏡」的方式似乎還是有點負面。不論是「無法自立」的對號入座,或者是一種好似陷入了書中兩位角色對話的迴圈似的,一種類似閱讀機械性語言論文的感覺逐漸浮出。曾有「因為看了太多這種書」,自己才變成這樣被稱為「想太多 / 鑽牛角尖」的感慨,如何改善呢?在所謂的教育體制下,我已經被教育成這樣,而陷入了理想與務實的矛盾中。好的,阿德勒思想的目的論又會說,是「你自己」讓你自己陷入了矛盾。嘖。

《被討厭的勇氣》邊讀邊寫的心得-4

20180807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就跟那本書 《The present 禮物》一樣,全部的章節都在強調「活在當下」,沒有過去未來只有當下。然後為人生增添意義。老實說,我還是感到一種老生重彈的調調。我改變了甚麼嗎?更專注於當下了嗎?自己要做甚麼事情呢?到底怎麼樣才能擁有幸福也就是書中說的「貢獻感」呢?我真的覺得還是在一團迷霧裡面。 如果說我的工作是老師,那麼我現在就要加強自己的教材教法能力是嗎?如果說我想要當作家,那我這樣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卻沒有根據受眾的口味去雕琢自己的文章,難道就會成功嗎?當然不會吧。我的悲觀性格要怎麼樣才能夠改變?要怎麼樣才能購更擁有幸福感?導引之星是「貢獻他人」,我的想法如同那年輕人一樣,怎麼貢獻?當義工?當志工?我真的當了志工,也當過義工,可是我覺得目前的我在追求的一直是:我可以靠甚麼維生?我可以擁有怎麼樣的生活型態?我都不會生活,難道要離開父母才能夠學會獨立嗎?不,我試過了,我試過了,我試過了!我需要和人有深刻的連結,而這種連結,最後發現,親情真的是如同書中所說的鎖鏈,然而,就算是鎖鏈,我也曾經經歷過被簽字被父母親送走的時候。啊,我又再回想過去了,要改成今後我該如何做呢?就是好好過每一天,好好的鍛鍊身體,好好的生活,能工作就工作,能讀書就讀書,學習如何煮菜,學習如何照顧自己。「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按照阿德勒的思想,「不是我離不開父母,而是不願意離開父母(的目的),所以才感到離不開父母。」因為過多的失敗讓我失去對自己的信心,改想成,因為不想要對自己有信心及勇氣,所以才一直失敗?這樣子改想,似乎也怪怪的。我覺得很累,越想越困惑,似乎有力量一直拉著我想要用悲觀的角度去反駁書中所提的一切。 而我也不相信被討厭的勇氣第二部曲的出版,會跟第一本被討厭的勇氣暢銷沒有關係。是我把這世界看得太現實或者功利?因為被討厭的勇氣暢銷了,所以緊接著繼續出第二部曲,光靠著這兩本書,作者群們和出版社獲利不少吧?賺了很多鈔票吧?我就這麼庸俗的想著。如果我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凡事以利益來思考對方的目的,這樣又怎麼會快樂呢? 離開了一切設定好的道路之後,我才了解到困惑的地方在於「其實我們是自由的」,在不傷天害理的情況下,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吧。只是還是要活下去,光是「努力活下去」「靠甚麼活下去」的追尋,就已經是一個終其一生的大挑戰了。

《被討厭的勇氣》邊讀邊寫的心得-3

20180806 〈第三夜  割捨別人的課題〉〈第四夜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第三章中所提到的猶太教義只提出了一半,第 139 頁中,「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我所記得的猶太拉比所說的那句話,是這麼說的:「如果我不為自己而活,誰會為我呢?如果我只為自己而活,我算甚麼呢?」 其實第三章第四章的後半段也有提出從自我中心轉變成「對他人的關心」,從「這個人能為我做甚麼」轉變成「我能為這個人做甚麼」。這一點,和「愛自己」有沒有牴觸呢?也許沒有吧,愛自己和自私自利是不同的,而書中也明白提到劃清界線面對自己的課題和不介入他人的課題。啊,真的是很微妙的看似互相矛盾卻又有道理的說法啊! 此外,要從操控、討好等其實是自我中心的心理中掙脫出來,我個人是覺得太難了。書上說「重要的是,在意識上是對等的,而且該堅持的地方就堅持,坦坦蕩蕩不退縮。」 好比最近一次工作面試,倘若真的建立了平等的關係,想說甚麼就坦蕩蕩地說出來,說出來的並非面試官想要的答案,或者,明知道並非面試官能夠接受的答案,你的目的是為了「取得這份工作」倘若是這個前提下,不自覺的就會說出你覺得面試官會想要聽的答案,或者自己可以做的犧牲與努力,那麼,就算有所委屈,最後仍然獲得了那份工作,結果,所謂的課題就出現了,自己的課題是無法坦蕩及無法面臨失去這份工作的風險去「做自己」。也意味著,「不自由」。是嗎?另一個課題是,既然說出了犧牲與讓步,那麼,要負起責任做到的也是自己。這也是屬於自己的課題。 其他關於縱向關係和橫向關係的闡述,讓我赫然發現,的確,我的身旁充滿了縱向關係。我不知何時一直扮演著受助者、或受人稱讚、或晚輩的縱向關係而鮮少健康的橫向關係。大概是一直渴望著親密而自在的關係,反而更無法得到這樣的關係嗎?或者從小和父母親及師長的關係,形塑了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不,我的思維又落入了因果論和決定論的宿命式思考,倘若要以目的論來思考應該要怎麼想才好呢? 因為我不想要承擔橫向關係平等的責任,想要受照顧被照顧,所以才會一直發展出縱向關係。 是這個樣子的嗎?倘若果真如此,我應該要怎麼辦呢?就是成為有肩膀一點的人嗎? 而被討厭,並非真的就是全然自由,在不害怕被討厭的當下,的確是自由的。然而所付出的代價,卻是無與倫比的,日後想起來都覺得遺憾的。也許我是把「不害

《被討厭的勇氣》邊讀邊寫的心得 -2

20180806 〈第二夜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終究,在阿德勒心理學中,我讀到的,是責任歸屬都在於「自己」。這是個沉重的負擔。牽扯到自己,然後需要「勇氣」,或者可以給他人「鼓勵」,這一切,如果事情都可以這麼處理的話,人真的可以辦到任何事嗎?「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很多人都曾經這麼勸告過我:不要跟別人比阿,跟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更進步,那就值得高興。 難道阿德勒是這個意思嗎?哲學家說,是和「理想中的自己」相比,而不是和他人。關於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這句話本身,忽略了另外一面:有許多幸福也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如果是這種說法,哲學家會怎麼解釋呢?阿德勒又會怎麼解釋呢?想到一個某某主義的名言:「他者即地獄。」大概就是在說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吧。自卑感,和自卑情結的不同,討厭自己,喜歡自己,這一章討論的這些觀念和看法,都是很像一般人或青少年的煩惱。而讓我認為最具體的,就是在於阿德勒提出的「人生任務」中,很明確的提出了「目標」,行動面的目標是「獨立」和「能與社會和諧生活」兩項。心理面目標則涵蓋了兩個認知:「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終究我的煩惱就在此被阿德勒的人生任務點出來了,雖然阿德勒將人生任務分成:工作、交友、愛,三項。但是簡單的說,我的人生之所以感到挫敗及看不到盼望,就在於兩個認知:「我 ( 因生病 ) 是沒有足夠能力」去「獨立」的,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事情要做」,所以要與社會和諧生活,是一種藉由工作、學校或者其他某件事情所形成的絲帶維繫住的,當絲帶斷掉,雙方又沒有意願好好經營的時候,那麼,就斷掉了。就算是夫妻,也可以離婚,就算是朋友,也可以離開,就算是家人,也可以搬出去不住在一起。越來越悲觀了。只有親子關係是比較穩固的,應該說,是一種甩不掉的責任或者羈絆。等等,這麼說也不太完全,有個說法是,諮商師和個案的關係就跟父母和子女的關係類似,一開始就是為了分開而存在的。這個說法曾經震懾了我,因為我所能夠參考的家庭中,就有子女獨立於父母出去住出去工作的,也有子女和父母到老都彼此照顧的,人生的最後,誰會陪在自己身邊真的各有各的情況。然而,終究那化不開的孤寂感,仍然存在。 而我最害怕的事情,不就是「沒有家屬」這件事。沒有辦法脫離父母獨立,沒有辦法和社會和諧相處 ...... ,究

《被討厭的勇氣》邊讀邊寫的心得 -1

20180805 〈第一夜 否定心理創傷〉 阿德勒的目的論說 「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甚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 這實在太難令人接受了,因為現在如果不是所有過去的累績,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有聰明和智慧的分別,經驗和沒有經驗的比較?可是我讀這本書是為了改變自己的觀念不是嗎?它說自己的不幸都是自己選擇的。這實在是把不幸的當事人又推向更深淵的不幸的說法,因為這樣的責任歸屬又回到「自己」身上。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自由」理論吧?好像是「人可以達成任何事情,只要你願意」的那種說法一樣。所以不能達成某些事情,是因為「自己不願意」,可是這種說法還是會讓人覺得難受。我發現自己的觀點比較類似於書中的年輕人,而不是哲學家。不過又希望能藉由哲學家的觀點來改變自己的觀念,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想法,而能夠朝著幸福的希望邁進。我想起曾經在天主教堂遇到的加拿大籍美語老師,他是個老人家,可是當我跟他說我很混亂的時候,他的反應竟然跟哲學家對年輕人說的一樣:是「你」自己讓你自己混亂。這樣的話語一點安慰的力道也沒有。說實在的,情緒如果用目的論來講的話,有很多因果都可以顛倒,句子也可以重新被改寫,難道真的改寫之後一切就會好轉嗎?好的,那我願意來改寫觀點看看,我也願意盡力的把這本書看完並且留下紀錄。雖然我不知道這代表著甚麼,或許可以整理成稿件投稿是嗎? 看吧,我又在想「這到底有沒有用」並且以此衡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了。書中說到「善」,在希臘文裡面是「有用的事」,「惡」則是「無用的事」的意思。這個觀念的確有點意思,這樣一來,善惡的基本定義都被顛覆了。而我從以前到現在無意識的想著「這個有甚麼用」的衡量標準,難道意味著我可能有一點希臘?看小說、學英文、寫作文、下棋、看美語雜誌、聽英文廣播、投稿、做家事 ...... ,一切一切,都奠基在「有沒有用」上,也不完全是這樣的吧?只是想起高中時期課業壓力大的時候,當大家在閒聊或者逛街的時候,我就會想著「這些有甚麼用」,好似那個時候考試唸書是唯一對將來「有用」的事情。我真是大錯特錯了。學會生活,才是真正有用的事。交到真正長久的好友,也是有用的事情。那麼,甚麼是有用甚麼是沒有用,在每一個當下,又是誰灌輸給我這些想法的呢?就好比當初電影帶出來的風潮〈 the bucket list 〉,要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包括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