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9的文章

彌封的筆記

2017.03.06 星期一,早上天氣小雨 從前大學有一門課的女老師寫字給我過 她說她覺得她很愛我 但其實都在騙我 她說女生你要愛自己 但其實她最愛的也是她自己 無妨的 書上說世界要你 / 妳愛 ( 證明 ) 自己 但耶穌要你捨己 我真的覺得自己很棒都做到了 然而就教會和世人眼中我糟透了 我知道的 每一次的奮不顧身都會痛 然而每一次我仍然選擇奮不顧身 在愛情 ( 與信仰的抉擇 ) 或親情或工作或課業或健康或名利 也許我是錯了辜負了許多期許 但我知道的 是甚麼神祕我所不知道的弔詭 很多人 ( 對我 ) 說過喜歡或愛 他們寫字給我或親口對我說 但以行動迅雷般告訴他們的 是我吧。一直以來都是我,但願是你我。 9:11 Am

所謂異端傳教精神溫柔到令人流淚

「我不是正來學習嗎…我不是很懂你的意思」 傳教精神 源遠流長 倘若 Critical thinking 的藝術 無法以信心勝過 那麼許多許多 來自基層的悲傷 就這麼 淪落 我的信心 質疑 一切因表述方式而嚐到的 苦楚 Discourse Discourse 多少冤案假汝之名 發生 倘若那句話說 只有陽剛的世界 唯一無法了解的 是真正的溫柔 無妨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縱使我滿身罪孽 也絕不會 再放棄救恩 若我們真同一位主 主知道 其實我們從未與主斷線 而我們知道 主 從未真正離開 當一切淚水被珍藏在皮袋裡 淚痕已乾之時 我們仍然能夠 靠主喜樂 將枯乾的骨 以醫治的良藥 輕輕的摸過 福音 柔軟的被種下 才有發芽茁壯的 希望 我相信 當初我的學妹一定是如此 歸信 而我也跟她一樣 怎麼會又寫到 淚滑下來了呢 這是柔軟的澆灌吧 我們的歸信與歸正之路 也許 天堂路 可是 可是 倘若我當初沒有遇到他們 或許就也休學了 她不是遇到了我們嗎 正統 到底在做什麼? 啊 原來我還沒過的關 是這個 對於真正的人性的 失望 因為大家都是眼緣 都是戲精 有的人只在文字時 有情 有的人只在見面時 有義

【書】《憂鬱心靈地圖》心得筆記

雖然我沒有真的看完《憂鬱心靈地圖》 ISBN 957-693-500-8 ,但發現似乎有不少人需要這類書籍的心得感想,於是趁著聽完分享憂鬱症過往的講師的課程結束後,時間的空檔快速瀏覽後寫下心得如下: 關於本書吃藥方面的閱讀心得,我個人是這麼想的,如果你或你家的人選擇要你吃藥,那麼你需要的是一群「有良心」的「專業」幫你監控,或,增減停藥。 如果選擇不吃藥,需要合適的精神寄託或者「教友」及「有愛心的」專業治療,及朋友家人真心誠意又不傷人的陪伴你,並為你保守秘密,或者說,隱惡揚善之類的「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只是「以美害真」或「報喜不報憂」或「輕描淡寫」等等,有的時候知道真相時,會傷人,要當心。等待勇敢起來後,就不怕了,怨恨也會淡去的。 想起吳念真執導的那齣戲劇的詞兒「千萬要平安,千萬要幸福」。 幸福小組歡迎您 ( 咦為啥要加這句 ) !

猜一種課程

(猜一種課程) 有一種課程,可以從很遠的地方,收無限會員制的學生; 有一種課程,可以讓學生都乖乖閱讀每一張簡報; 有一種課程,容許學生閱讀時間和聆聽時間,可以不一致; 有一種技術 能讓會員中的所謂學員使用 最尊貴的機器顯出最尊貴的畫面 及品質 有一種課程,能方便最高級的學生,用最聰明的方法完成課程。貧賤的學生,用最貧賤且最費力的方法,也不斷在迴圈中,努力也似乎離成功太遠的,苦命。 「誰不是拚了命地走到生命的結尾」 難道已經浮上檯面的 三個學員的死諫 還不夠嗎 還有水面下的 水深之處 是有多深 不想知道

【宅】關於學弟推薦的單蠢女孩(笨女孩)

吃素的學弟說可以看日本動畫〈單蠢女孩〉(又翻譯成笨女孩),療育身心。而且不用擔心分級問題,因為這一齣動漫的分級是在安全範圍內。 今天被弟弟嚇到想起吃素的學弟推薦的動漫,終於可以拿來壓驚,沒想到第一集兩分鐘 就被我判定出局而且會戕害小孩身心。 看來不能只因為吃素就欣賞人家。在2:24秒打了青梅竹馬的好樂觀女孩的動漫,學弟竟然覺得療育身心。他應該就是個和尚命了吧?可是明明他本人說起話來帥到掉渣啊,怎麼會這樣。 算了。不看了。眉批已下。定案。

關於道歉

關於道歉 道歉 = 認錯  嗎? 1.是。那是牽扯到法律責任的時候吧。 2.否。那是比較關乎情感方面的時候嗎? 以上為次序是否為情然後理最後法呢? 我曾聽過的解釋: (1) 反省自己的表示 (2) 希望對方釋懷的表示 (3) 在乎彼此關係的表示 有道理吧?

【書】《誰叫你出道》沒有讀完的心得感想20191129

【書】《誰叫你出道》沒有讀完的心得感想 這本書讓我想念了席絹的傅岩逍,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紅袖招》吧。多年沒有看言情小說,腦子裏面也只剩下追蹤過的席絹和左晴雯的東邦而已,那是國小國中和高中時期吧,後來知道席絹似乎是單身寫出那些作品的,倒也覺得正直坦然。覺得欣賞。 重點在這一本作者名為沙沙的《誰叫你出道》,踩到了我某些點,結果我就算花錢租了這本書,還是沒辦法把它看完,即使租書店老闆娘掛保證這是文青筆觸,掛得是沒甚麼錯的保證,錯就錯在這本書還是明顯才華洋溢又俊美霸氣的白馬王子拯救懷才不遇灰姑娘的劇情背景公式。經過女性主義和酷兒文學以及女性影展洗禮的心靈,已經無法再單純的看到文青版的童話故事而不會想到令人戰慄的成人意識形態了啊!上主原諒我。 因此我無法把這本書整本看完,於是看頭看尾中間跳著看吧,即使它擁有一定的文字水平讓出版社出了它的紙本體,民國一百零七年的書,意識形態還是傳統的華人根深蒂固的感覺,也許是我太誇張抱歉。不過,我是因為書名而利用老闆娘還滔滔不絕分享人生歷練的時候將書從書架上抽出來,表示我要租這本。在桌上蓋下幾個零錢,往門口走去,結束這一回合。 誰叫你出道,是啊,出了道覺得這社會步步江湖,可是不出道,這世代,誰還在尊師重道?唉,利字當頭不動心,才是王道。

20191123 告解Confession:看到車禍現場後的反應

20191123 告解 Confession :看到車禍現場後的反應 在火車站附近等公車見到有摩托車和一位阿姨擦撞倒地,我環伺四周的反應,大有驚訝小懼,但幾乎沒有人上前幫助處理,於是我忍不住上前,大聲告知拍照保留現場、盡快打電話叫警車及救護車、聯絡保險人員、人平安就好等等事宜,幾位穿著制服的保全人員和百貨公司的警衛吧,拿了路擋及對講機協助中。 但我除了疑惑沒有路人上前幫忙之外,我發現自己的反應根本就不是具有慈悲心腸的人的反應,因為應該要先關心傷者的傷勢才是啊!我只知道自己不是醫療專業,並且立刻想到倘若協助了卻傷了人或者反而被捲入糾紛中等預設最壞情況。 這不是從前的我。不是。即使今天小組有弟兄用很溫柔的口氣說到,你有多軟弱就有多剛強,我幫忙解釋是否為受傷的可以產生同理和共鳴而同情安慰他人等等。不,我發現自己已經是「既然沒有人保護我,那我為什麼要保護你們」的心硬境界了! 這不是從前的我啊!從前的我,連將重要的名字只是從紙上劃掉而已的遊戲都會落淚的。 車禍事發突然,倘若是白衣天使或醫護人員一定先看傷者的。即使傷者可能有錯在先或者其他等等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命關天。我看了一眼,就知道事不致死,但我的反應還是反映出我的慈悲心已經被曾經的傷痛給磨練出過於剛硬的特質了。這不是從前的我,的本質吧。 而靠過來的那位小姐,我並不清楚她是肇事或者是傷者那邊的人,但她只問了我一句:「你有看到是她突然走出來的吧?」我馬上回答其實我沒有看清楚但必須趕快請警察或醫護人員等專業的來處理。 然後她就沒有跟我熱絡下去。所以她和那位機車騎士應該是同一夥的人吧。 倘若是在鄉下或人情練達的地方,應該一群人就圍上來幫忙了吧。像我當初在薑母鴨店前車禍時那樣,有人幫忙打電話有人幫忙拍照,甚至從前的從前,我又騎車不小心摔倒的時候,有個阿伯碎碎念著來幫我牽我的摩托車。 而我們,中部火車站的附近的百貨公司旁的公車站牌前,發生車禍,竟然沒有人的反應是正中靶心的!過了不多時,只有一位穿著 EMS 制服的先生緩緩走過來查看一直躺在那又有點想要爬起來但沒有人扶她的傷者。 我們,誰答對了呢。於是,我寫下這篇告解,希望車禍的雙方,能寬恕這個社會對於受傷者的心硬以及對於怕惹麻煩的現代人。 但願上主寬恕

A Response to R*d’s Teaching in Taipei, 17th Nov. 2019

A Response to R*d’s Teaching in Taipei, 17 th Nov. 2019 instructor: R*d new student: W classmates: J(1), J(2), J(3) verses: Mark 10:32-52 quotation and response: R: “God can use their evil for something good.” Only one is good. Evil one is evil, and good one is still good. However, God can make things different indeed. Evil one still is evil, the good one lives stronger good. Doesn’t it? J: “third time.” Third time. Three days. 三者以為多。四不過三。三思而後行。 Trinity. Trideology. “ Salvation plan”, “being humble”,“trivial” (small thing), “just near Jerusalem”, etc. Cruel plan for Jesus. Or, our gratitude? Not sad? You go as Him? Can you? Can’t we? “ They will still suffer.” “as both James + John will be martyrs.” “They will for their faith for Jesus.” Did their family agree of these plans? Maybe. Maybe not. God agrees them anyway, am I wrong? Oh, I wish I am wrong on this sentence “God agrees tragedy on those whom be

【書】《瘋狂簡史》 讀後心得_20191119

《瘋狂簡史》 ISBN 978-986-5727-66-6 ( 平裝 ) 讀後 心得         反正大家都說書只要看自己需要的部分就好,那我為什麼要那麼認真讀完全本。我沒讀完嗎?給看到這裡的讀者自己猜測吧。 第二章 神與惡魔 Gods and Demons     關於「凡神欲毀滅者,神會先讓他們瘋狂。」這一句話,我很難認同。作者引用了聖經的話。我個人覺得這有點過份。我只能在此表達自己的看見:在彩虹之後,神並不想要再毀滅世界不是嗎?而世人之所以有瘋狂之面相,原因是如本書封底所說的那樣吧「 或更正確地說,即使是瘋狂,他們的瘋狂也是時代的產物 。」     對 P.38 之回應,這一頁主要是說關於神話的解釋。我自己是這樣想的 : 從前精神科學不發達吧。所以人們需要一個又一個口耳相傳的神話來解釋,才得以安心吧。這一頁中的引言部分,可以科學或神學的視角來進一步探討。只是我忘記引言部分是甚麼了。應該也是一些關於精神疾病的見解或表述吧。     在本書 P.39 有說到 :「 看到的不是英雄的沈思而是他們的具體作為」諸如此類的文字表述。倘若看到的不是英雄的沈思,而是他們的具體作為的話 ! 那麼,基本上,這裡所表現出來的讀者視角就不是全知的,而更像是一個只是在戲台上被迫演出的結果,而且台下觀眾就毫無選擇只能被迫接受的後果。此外,佛洛伊德稱幼年期的心性衝突不只有伊底帕斯情結,也就是所謂的戀母情結,希臘悲劇中還有一個叫做 ( 我個人不想臨時在這翻譯出音譯中文的 “ Electra complex ” ) 戀父情結。而佛洛伊德的理論是如何經常被世人誤解和誤用,這暫不是此處重點,因此暫不討論吧。     P.40   書中認為悲劇主人翁是有意識的主體,但其實他們是沒有意識的, 因為他們屢屢受到命運的捉弄。而戲劇治療,與其說是治療,在某些專業領域的術語當中,不如說是   "Purification" ,姑且翻譯成「洗滌心靈」的「洗滌」二字吧。     P.41 閱讀這頁當時,剛好一位在職的年輕的物理治療師可接受我的諮詢,他表示,癲癇這類疾病,不論是物理治療師或者是職能治療師,當代目前都尚且無法解決,應該聽從醫師的指示去接受 ( 藥物 ) 治療才是。對照這一頁所謂的 「 神聖疾病  」 ,個人認為

【夢】一段對話 (純屬虛構) ◎ Willa

【夢】一段對話 ( 純屬虛構 ) ◎ Willa ※ 「姊,妳答應我了,不會食言吧,妳發誓。」 「 ... 我的信仰告訴我『甚麼誓都不可起』『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 或作是從惡裡出來的 ) 』」 ※ 「姊,我爸說,不要相信任何人。」 「你爸也是人。 ... 不要相信任何人,那就相信神。」 ※ 「姊,聖經上要我們在主裡孝敬父母,教會都說要『順服』,可是有的時候他們不一定是對的啊?」 「 ... 『現在服從』,和,『將來讓他以你為榮』,怎麼選擇,自己決定。」 ※ 「姊,我剛才是不是背錯經文了?」 「 ... 你家是軍公教背景吧?李連杰演過一齣電影〈中南海保鑣〉裡面有句台詞:『 ( 身為中南海保鑣 ) 我可以死,不可以錯』,這標準很極端,極端得有點感人,不過電影都是演的,你參考就好。」 ※ 「姊,妳從剛才跟我說話到現在,妳的眼睛看過我了嗎?」 ( 眼神對視 ) 「謝謝你表達你的感覺,我道歉。不過你已經快從男孩長成男人了,而且是很迷人的那種,男女有別,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你姑且當成是讚美吧。......何況只要活得精彩,不怕沒有眼睛追隨你,不過,難道我們活著是為了別人的眼睛嗎?『他為我死,我為他活』。願上帝祝福你,你平平安安地去吧。」 --- END ---

沉默是金?

「他必殺我, 我雖無指望, 然而我在他面前還要辯明我所行的」 ( 約伯記 13:15) 是我忘了 對於敏感的人 一點惡意都不能有 是我忘了 甚麼樣的人讀出甚麼樣意思 是我錯了 我的態度的確內含雜質 那雜質照出我的傷痕 但除了傷痕 也還有真誠的骨氣和想要負責的態度 她們告訴我 是我 讓人不開心 主啊 我懂了 請原諒我的不夠原諒 請原諒我的學藝不精 也許寧願受點傷 換來能聽見真心話也是寶貴的 而當初 那些令人心裡冰涼的話 最終成功斬斷了依附心理 也是值得感謝的結果 雖然過程不堪回首 如果錢能代表愛 我給你 如果錢能代表恨 我也咬牙給你 我們在天上的父啊 我向祢承認 沒有愛 也沒有恨了 求祢垂憐 直到那天 我能見到祢的面

【稿】電話那頭

【極短篇】電話那頭  手機震動,被拿起。看了一下顯示來電,慎重接起 「 ... 喂,老師!好久不見! ... 是,最近都好。 ... 嗯, 我能為您做些甚麼? ... 沒問題。 ... 別這麼說,不怕幫忙, 只怕幫不上忙,現在還能幫您的忙是我的榮幸。 ... 酬勞? 您主動連繫我就是我最好的酬勞了。真的! ... 嗯,好的, 請您保重身體,再見。」 認認真真地口吻,尊敬有禮的態度, 讓一旁的人彷彿都感染到一絲古禮般地正襟危坐。 旁人聽著,要說講話者和電話那頭的關係是近呢, 嚴肅而有禮的語氣似乎拉遠了應該認識已久的親密感;要說遠呢, 聲音中的情真意摯卻又深重地讓人心頭一凜,印象深刻。 在師道沒落的現代,親暱裝熟亦師亦友的關係,我們,有多久, 沒能像這樣說話了呢?

神學讀書小組旁聽心得:《現編倫理》第二章「神學作為敘事」

我沒有買書,又是第一次出席,自以為算旁聽。但,怎麼也沒料到他們還開網路直播這一招。 與會人共八位,三對夫妻及兩位女性。 讀的是基道出版社出版韋爾斯的《現編倫理 -- 從戲劇角度再思基督教倫理觀》 (I SBN 9789624575606 ) ,簡單又直白的介紹,一言以蔽之,不是普羅大眾會想讀的暢銷書類。 第二章「神學作為敘事」,我不負責任的現場抄書筆記是… ---------------------------------- 筆記開始 ----------------------------- 一、「基督教倫理觀當代寫作」分為三股繩索,分別是「普遍的 (universal) 」內含義務論和結果論;「顛覆的 (subversive) 」內含辨認傳統不代表克服或忽略傳統;「教會的 (ecclesial) 」。 二、「基督教倫理觀底下的敘事」五元素:神聖文本 sacred texts = Bible ( 神學是為了解釋文本 ) ;諸事件 events ( 歷史 ) ;諸教義 doctrines ( 視真理為外在於諸文本及諸事件之外 ) ;哲學的體系;反思神聖經驗 sacred experience ( 權力關係的反思 ) 。簡言之,歷史是勝利者、有權者寫的。 三、「教會倫理觀及其不滿」 聖民以色列 / ministry/ unity / ( 流徙後 ) parody / 更新 (by Jesus) / Paul ( 福音傳向整個世界 ) 四、聖安東尼之後的三個試探 試探 1. 神學的位置被放在「社會」,整體政治。變成自己的責任,非以之為上帝的責任。 試探 2. 神的工作主要方式是透過教會 (→maybe, but not only) 。教派 / 流別主義 (sectarianism) 的難題。 試探 3. 「知識」,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 。 五、神學的倫理觀四個要素 集中在「教會」的「敘事」與「踐行」並聖徒的「見證」。 六、聖徒與英雄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鼓勵其讀者成為「英雄」,亞奎納 Aquinas 推許的卻是「德行」。 英雄的圖像如軍人,且本質上是孤獨的

【劇】〈陳情令〉觀後心得

最近聽聞牧師講到一句:「你不能阻止鳥從頭上飛過,但你可以禁止鳥在頭上築巢。」 乍聽之下覺得耳熟,剛查詢了一下,網路資料顯示此句是來自大名鼎鼎的馬丁路德:「我們不能禁止鳥從我們頭上飛過,卻能禁止鳥在我們頭上築窩;我們雖然不能禁止人來敲門,但我們卻可以不去開門。」 嗯,最近讓陳情令在我頭上築巢了,真是罪過。 剛開始看劇,很快就發現許多角色反應和劇情讓人無法忍受,果決捨棄了電視劇,改讀網路上的分集劇情詳述,滑文字比等演員演完可以快很多,沒幾天把五十集啃光,再挑挑揀揀地選了幾集覺得可以看的,看看真人演員演的情況。 忍不住查了原著網路小說《魔道祖師》, ... 頭上築窩開始。 看到一半不是沒有遲疑是否該非禮勿視了,因為不但不合信仰原則,也不太符合個人偏好,文字使用上也比〈鎮魂〉更不正經, ... 但最後身為讀者,我仍有始有終全部瀏覽完畢。還二刷。 ... 上帝原諒我。信主前看的亂七八糟還不夠多嗎。是時候把這佔腦流量的鳥窩給拆了。 雖然基督教徒並不被天主教承認為正式教友,但我又去了天主教堂參加彌撒,給自己安個魂。 彌撒完曲終人散,剛才主理的神父在外頭詢問我是教友嗎,甚至提到他記得前日也看我來參加彌撒,嗯 ... 有留心的記憶力。扯了一下曾經認識的神父和修女開的慕道班,最後我乾脆表明自己「平常」在基督教會禮拜,現在想一想,我應該說「週末」在基督教會禮拜才是吧 ... 畢竟平常日進行崇拜的基督教會 ... 怕是沒有天主教堂平常日的彌撒多吧。 神父聽我表明自己是基督徒後,笑著說「歡迎你來」,我立刻回答「謝謝」,然後他就離開我了。 ... 赫然想到神父應該也會記得這兩次我都(因著自知)沒有上前領聖體,他開口問我的問句是「是教友嗎」。 ... 真是太上道了。感佩天主。求主垂憐。

有的時候不是一種信仰

有的時候 不是一種信仰 如果你像猶太人一樣國破家亡過 剩下的只是一種信念 讓我們活下去 如果「他為我死 我為他活」 當生不如死的時候 就 拿這句出來唸 有的時候 不是一種信仰 如果你像個行業送往迎來 剩下的只是一種信念 經過那麼多男男女女 總會遇到真心的伴侶 當絕望的時候 就 把我愛你 倒過來唸 有的時候 不是一種信仰 如果你像個中南海保鑣人在江湖 剩下的只是一種信念 「我可以死 但不可以錯」 當步步驚心動魄 就 把老師當初的話 再拿出來唸 「婦人 那些人在哪裡呢 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我也不定你的罪 去吧 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最近在讀徐珮芬的詩

最近在讀徐珮芬的詩 生出一個白日的夢 夢裡我對著話筒說 「別流淚了 你的病會好的 總有一天 ( 請別問我是哪一天 ) 所以請你一定 一定要活下去」 〈我會陪你一起活下去〉 夢要結束的時候 我說 「耶穌愛你」 用同樣深重的口氣加上 「我也是」 這句話我記得我只對一個姊妹這麼寫過 多麼希望像摯友維尼 ( 電影 ) 那般 說出 「我們會是永遠的朋友 走著瞧吧」 這樣自信的台詞 事實是後來我和許多人失去了交集 包括那位已婚了的姊妹 收起手機 誰會陪我一起活下去 誰會對我說 「耶穌愛我 所以把妳 給了我」 而不令人作嘔

【書】讀完 Alone with God

圖片
相關連結 通常我讀完一本課外書,會想要寫點心得放在網路上當作紀念,但這本英文書,從我五月手術到現在八月快見底了,雖然是一個字一個字讀完了,不過內容和概念還是像馬桶沖過一樣,船過水無痕 ... 有點誇張,畢竟是在講禱告的書,看目錄是還大概清楚它的脈絡,主要再闡述了主禱文的結構和深層意義,也對祈禱時的動機和心態做了一點指導。 因為是外文書,私心以為如果要寫心得應該也用英文書寫才道地,但也因為這樣以為,所以不想寫。英文作文在我的心理時間上大概八百年沒有練習了吧。寫了也只是自曝其短而已。每次不得已說自己是______(消音)畢業都擔心被探底根本砸招牌啊。老師教授們我對不起你們 ... ,雖然相信我的申論題也申論得讓你們批閱得很痛苦,但當時小小年紀不小心誤入高手之中的我應該更痛苦吧 ... 。真是美麗又單蠢的青春歲月。 書讀完了,書封背後殘存著我的鉛筆字,記著是 2011 年購買於台北。就這幾個字提醒了我那年暑假的種種,我去了台北跨校暑修選課,跟專業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聖經希伯來文初階,順道找在台北工作的大學室友敘舊,是她帶我去書店逛逛,而我買了這本書。那是個很美麗很單純的暑假,我無比感謝。雖然沒幾年人事已非,如今希伯來文也還得差不多,但當時能從另一個角度去接觸猶太文化,並推翻了基督教普遍對猶太人的誤解,收穫良多。也不知道是祝福還是詛咒吧,多知道了一點甚麼之後,回到基督教仍然常聽到對猶太人的普遍批判,沉默著斟酌是否要發言澄清的內心,多了一點複雜和無奈吧。 至於後來聽過信耶穌的猶太人基督徒分享,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也是那年種下的興趣吧。 Alone with God 這本書終於被我讀完可以上網徵求新讀者了。這才是我的最終目的。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要。希望它能落到有興趣的人手上。我也可以慢慢清除一些所謂的身外之物,練習練習斷捨離。 希望身體能再更健康一點,精神和心靈上能再更有熱情一點吧。

【劇】對岸的〈鎮魂〉

【劇】對岸的〈鎮魂〉 關於〈鎮魂〉,是一齣陸劇,而且還是網路劇。雖然在台灣好似沒甚麼名氣,但上網搜尋一下資料,這齣戲在 2018 年也就是去年好像在對岸引發了熱潮,甚至出現劇迷自稱為「鎮魂女孩」等現象。其實網路上這齣戲的資料可以說相當齊全,不論是完整四十集可以在網路觀看,或者是原著小說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更遑論相關報導和劇迷賞析了,連 youtube 上面相關影音也不勝枚舉,追不勝追啊 ... 。 不過第一次從我前輔導口中聽到這齣劇名的時候,我還是一臉問號,就跟之後我跟別人提起這齣劇時一樣,別人也都一臉問號。這齣戲是不是沒在台灣宣傳呢?還是不夠火熱到眾所皆知呢?明明網路上看起來在對岸那麼的火。這還真是有點奇怪。甚至有網路消息說,這齣劇讓主演的演員們人氣水漲船高,連個人微博發個更新都可以讓對岸的網路因讀者過多造成短暫癱瘓,這難道不誇張嗎? 這齣陸劇基本上是在一個架空的世界背景上演出,甚麼地星人啊、水星人啊,把它想成科幻劇也行,或者當成靈異辦案也行,總之就是一個特別調查處在處理特殊案件,劇中的兩大男主角是整齣戲的亮點,一個痞子帥男 ( 警察 ) ,一個斯文美男 ( 教授 ) ,兩個人都各有各的陽剛氣息,毫不違和。至於為什麼是亮點呢?等我看過原著才知道,原本的網路小說《鎮魂》,是 BL(Boy’s Love) 戀的耽美小說。簡單的說就是男男戀。礙於對岸廣電局審查的緣故,戲劇硬是把戀情改編成「社會主義兄弟情」。 不過戲劇方面厲害就厲害在,演員們詮釋兄弟情還可以利用細微動作和表情眼神,隱晦還原曖昧情感,加上這齣戲基本上不算有甚麼第一女主角,兩個男主角就這麼搶戲搶到最後一刻,堅持生死不渝的「兄弟情」,就成為讓「鎮魂女孩」們瘋狂腦補的熱血源頭了。 原本在觀看第一集的時候,可能因為還沒進入狀況吧,甚麼地星海星,只覺得這齣是在「搞甚麼鬼」,弄得不像歷史劇也不像現代劇,而且前情還這麼星際大戰的芭樂,讓人要看下去還得耐著性子。不過不知道從甚麼橋段開始,越看越覺得上癮,全部四十集不到兩個禮拜吧就全部觀賞完畢。順道患上對某美男演員的花癡病,對那又美又帥竟然還不娘的臉蛋望臉興嘆。 追劇追完了,忍不住改追小說。 109 章的文字,要滑起來,比追劇來得更快速,凡不感興趣的部分或者覺得囉嗦的橋段全部睜著眼睛滑過去即可,但

追劇追小說後遺症發作中

昨天應該是因為夢多沒睡好,今早要爬起來覺得困難。明明外面下著雨,來自查經小組的消息卻是照常舉行,只是地點轉移到傳道家。我多問了一句,下雨可以嗎,對方回答,可以。 那昨天早上沒下雨為什麼就因雨暫停啊?這句我當然沒有問出口。 只是今天早上的狀態不比昨天,加上聽到戶外的雨聲熱熱鬧鬧地敲打著屋頂們,我爬起來梳洗卻魂還沒醒,於是發了訊息表示不克前往,放棄出門後躺平繼續陷入最近入坑的戲劇小說腦補。老實說還真沒啥出息。 而且有一種疲憊感黏在背上甩不掉的感覺。是不是使用手機追劇看小說的時間太長了還是怎樣,我覺得自己的精神力有種開始被耗費殆盡的趨勢,一下子就累了,要躺平,躺平了還不認真休息,因為覺得沒事還是躺著滑手機,當成娛樂或一種填滿腦子的甜蜜,嗯,因為劇情原著是大陸的耽美小說,就會有些灑狗血卻大家愛看的噱頭和爆點。然後整個上午就過去了,而快接近中午的時候我也終於累到睡著了。 有沒有搞錯,沒做到甚麼事情卻累成這樣。我還真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糟糕,思緒語氣有點像對岸了,所以看小說真的會增進自己的文字造詣嗎?自己覺得文筆好像有點恢復,雖然還是一堆廢話。 午餐就這麼在睡夢中過了。一直到下午四點才下樓去吃東西,然後吃完又上樓躺平滑手機,廢的程度好像跟生病快可以比了?幸好這時關懷員打電話來,聽到我吃飽睡睡飽吃對方太年輕就中二的形容,不怕變成豬嗎?害我無言了幾秒,這台詞還真不是專業關懷的架式來著。這通電話是我今天除了跟家人講話之外,第二個對話的人。感覺好像有點悽慘。 總之對方結論是通常要打破這生活狀態的方式是工作。但我現在因為在等待不知何時才會來的報到通知,也沒法找別的工作。之前我是有想過找短期的,但還真找不到合適的。現在是學生們放暑假的檔期,我甚至還私訊了某個之前去過的教會問有無志工的需求,但對方應該已經把我刪除了,一直沒有顯示已讀。再說,我幹啥不去自己教會幫忙呢? ... 就不夠愛自己的教會吧?隨便啦。看不到平日可以幫忙的點,假日幫忙的人已經夠了。 講完電話,心情還是陰陰的,但我知道自己還有足夠的力氣去做點事,於是拖地、洗衣、吃飯、洗碗,一氣呵成。流了一臉的汗,滴到地板上,想著自己今天沒有擦潤色隔離乳液還真是答對了,不知道抹了幾次臉了,也不算運動吧,至少今天做了點事,也該想想明天要做些甚麼。

【劇】〈愛上哥們〉觀後感

【劇】〈愛上哥們〉觀後感 還是想記錄一下關於自己自主追完的偶像劇,那是好幾年前播出的戲劇吧?愛上哥們,由賴雅妍和陳楚河主演。不知道是否因為時間已久,在 youtube 上面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十八集,很方便,於是用手機把這齣戲看完了。 也不知道是哪兒來的靈感想要追這齣戲,在追這齣戲之前,不知為何我困擾於滿腦子的十八禁 ( 上帝啊饒恕我吧 ) ,開始追這齣戲之後,我覺得自己的思想比較乾淨了點。 這齣戲其實很多地方都很瞎,可是也有很多地方擊中少女心,賴雅妍飾演的琵亞諾女扮男裝 26 年,怎麼可能不被發現!光是國小入學那個戶籍上面就會有性別了不是嗎?陳楚河飾演的杜子楓哪那麼少年有成又能輕輕鬆鬆出手千萬支票。 不過光是第一集武打場面就很有看頭,之後杜子楓發現自己喜歡上琵亞諾也是戲劇的一大賣點。 可惜琵亞諾後半段就越來越女性化,雖然她本來就是女生。 總之,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瞎的戲我卻可以看得這麼開心,因為這齣戲生活變得有點重心感覺不錯。而自己拿著賴雅妍短髮照片去理髮廳要求剪成一模一樣的髮型雖然失敗了,但最近也開始試著學習活得帥氣一點。 寫不出甚麼有意義的觀後感。是要來探討:命理如何影響人生、女性主義的崛起、黑道的兄弟道義、泛同志的論述,諸如此類有意義的題目嗎,嘖。我放棄。

【夢】新春禮拜

【夢】新春禮拜 這間小教會每年過年都會舉行新春禮拜,新春禮拜的時候和往常由牧師上台講道不同,講台在新春禮拜時是開放給會眾自願上台,分享見證過去一年來自己所領受的恩典和經歷。今年也不例外,新春禮拜分享很快就要開始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表演,但每一年新春禮拜時,並沒有事先安排誰要上台,也沒有事先排演,完全是由會眾臨場自主決定。很奇特的是,從來沒有發生過沒有人願意上台的窘境,每一年,講台下都會有人受到感動自願舉手上台,也有些是同一家的人被點名上台,但多多少少也都是喜悅的,讓過年的氣息也充滿了喜樂。 由於教會並不像義務教育可以強迫每位學生都有義務出席,因此人口流動也是常見的事。雖然每一年新春禮拜一定會有老會友等固定班底,但有時候也會有新面孔上台說出自己的故事。 這次的新春禮拜眼看著已經進行到一半了,台上主持人在一位會眾講完之後,詢問還有誰要上台。這時, 有個穿著白色西裝,頂著帥氣短髮的女子舉了手,坐在一旁的姊妹驚奇地看了她一下,等到被主持人請上台後,她開始對著麥克風,用彷彿廣播主持人般優雅的嗓音發話了: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嗯 ... 雖然我沒受洗,不過希望我也可以這樣稱呼你們。 ... 過去這一年對我而言是很特別的一年,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接觸基督信仰,老實說現在也還在學習適應,今天我想要上台感謝上天能讓我遇見 W ,嗯 ...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得更具體一點,但她是我遇見過最值得交的朋友,既然基督教是她的信仰,我希望能夠更了解她的價值觀,所以就每個禮拜都跟著她來看看,不好意思因為這樣我在公司的一票哥們也跟過來了,希望沒有造成教會的困擾 ... 這邊有段話我要對 W 說… 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妳 妳往哪裡去 我也往哪裡去 妳在哪裡住宿 我也在那裏住宿 妳的國就是我的國 妳的神就是我的神 妳在哪裡死 我也在那裏死 也葬在那裏 除非死能使妳我相離 不然 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 ... 但即使是死,我也希望,能跟妳一起復活。 就這樣。謝謝。新年快樂。」

給妳寫了一封親筆信

我給我印象中的妳以紙筆寫了一封信,並不像當初寫作課中所說的「如果小美人魚可以寫封信」那麼浪漫,也不像從前國語課本《想念梅姐》那麼經典,通篇的不知所云,而且我發現自己即使寫到第三張信紙了,還是可以不提自己的近況,盡寫些我覺得是廢話的東西,廢話是廢話,廢話當中有感情,所以才會越寫越多吧?預計是兩張信紙的,不料因為妳,我花了三張。 在網路時代紙筆信件幾乎不值錢啊!可是目前手術後正在休養的我,最無價的就是時間,本來是想要像從前那樣,手作卡片寄給朋友們,然而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那個熱情,而且最方便買到的材料,就是信套,本來以為科技發達現在信紙信套應該也都不值錢吧,不料還是花了將近三十元,或許就是少人用,所以以精品的價格經營?我將價格寫出來又加上這樣的抱怨會被發現我的窮酸個性啊。 其實只是想問妳好嗎?三張信紙的濃縮就這三個字,妳好嗎。我真的好想知道妳當了媽媽之後的感受,妳的職業是甚麼,妳工作得好不好,妳和妳老公的感情還是保持得像新婚那樣子嗎?妳有沒有甚麼好消息可以分享,妳有沒有甚麼煩惱要傾訴,這些,是妳不會發布在妳臉書上面的事。妳最近的臉書動態,還是很憂國憂民,我真的覺得妳的世界觀,還是大我好多好多,妳所關心的議題,不管是教育、是環保、是政治、是新聞,都讓我感到妳關注的事情,以及想要分享或幫忙分享的,都是所謂人才才會關注的事。 我記得自己曾經因為妳的好脾氣和給人的舒適感而常常打電話給妳哭的時候,最後即使已經造成妳的困擾妳仍然不會拒絕我,還是妳的姊妹看不下去出面幫妳。我記得自己曾經看到妳的時候,心中就感覺到好像瀑布湧流而出的喜歡,看到妳露出笑容我自己也可以放心露出開心的笑。我記得妳曾經為了陪我,而睡在桌子上,我睡在地板上,隔天一張眼就看到妳盤坐在桌上對我微笑,那時迸發的喜悅,讓一天的開始變得好有愛。 這些那些都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以前的妳。後來的妳,結婚的時候,真的好美,再後來,妳生了孩子,妳的先生開心的在網路上曬出抱著寶寶的照片,我注意到背景的妳手上還有疑似點滴的藥用繃帶,側著臉頰,看不出表情,但我知道妳沒有在笑。生產是一件危險又累人的事情,而妳的心情究竟是如何呢?妳產後又是怎麼安排妳的生活呢?現在的妳,又是怎麼樣的光景? 很想再靠近妳,卻明顯感到我們兩人除了同一間大學畢業之外,我們的共通點及話題和從前相比,似乎都

交友軟體是否可以取代諮商

她今天去了最後一次免費諮商。諮商師詢問是否想要繼續,她想了想委婉地說因為時間等等因素,就先到這兒吧。 她想起前幾天吧她的關懷員在電話中得知她有去諮商,竟問了她一句:「你覺得有用嗎?」挖塞,這不是她對第一個臨床心理師說過的台詞嗎?不同的是,她當時是有點絕望的口吻,關懷員則是真心想要知道。或許吧。 這次的免費諮商有些內容讓她想起曾經參加過的某個基督教成長團體中,上過類似的課程。甚麼冰山一角啊,甚麼你是哪一類型的人啊 ... 。她對諮商師說,這個遊戲她好像玩過,諮商師表示那太好了,妳覺得妳是哪一類型的呢? 老實說在這次的諮商過程中她覺得有點無聊。更精確地來說,每一次諮商師使用了諮商卡片或道具時都讓她感到有點無聊。但諮商師說到她自己的事情時,反而讓她感到有點興趣,雖然諮商師大多只是傾聽,但她幾次經驗下發現,越老牌的諮商師似乎越容易將會談自然化,有的時候甚至會透漏其他個案的情況給案主參考,或者,說說自己的經驗之類,比較像人類一點,但就學院派而言,可以說是比較沒那麼專業?畢竟,專業給人的感覺比較沒有感情吧。 諮商是否有其療效,是否有其必要。當她聽到諮商師說她接納痛苦,並欣賞自己喜歡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進入人群中也行,得過癌症,照著自己的學識和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接受治療至今良好,自己有房貸壓力,父母親早已經過世,她自己一個人找了許多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從事的活動,甚至今天諮商師還鼓勵她可以玩一玩交友軟體 ... 。諮商師的年紀應該大她很多,但很顯然諮商師的想法可能更新穎吧。 她忘了告訴諮商師,當她試著看美劇,表面上練習英聽實際上是找點樂子殺時間,但她看了兩集就發現有兩段婚前性行為的橋段,她感到有點不太能接受。那是一齣很有名的美劇,應該是普遍級吧,不過她想,會不會看久了,婚前性行為在劇中不算甚麼,在她的現實中也不算甚麼了呢?她很保守的那內心那硬梆梆的一塊忽然讓她暫停了追劇的動作,至今還在考慮看下一集的時間。 如果她有跟諮商師聊到這段美劇的感想的話,或許她就會告訴諮商師她的朋友告訴她其實很多交友軟體都是約砲軟體,也有男生跟她說網路交友太危險了,不好吧。而她確定這樣告訴她的朋友們年紀都比諮商師小很多。 而且諮商師說她也有認識的諮商師在交友軟體上和好幾個人同時保持聯絡,也有找到不錯的對象的,還有台積電的

一首小詩

這是一首在寫完長長的文章之後短短的詩 如果不算是 也請別在意 因為這是一首在寫完長長的文章之後短短的文字 我將藏起日誌 發表一首短短的詩 想說些甚麼欲說還休 是因為不夠相信讀者和作者之間的距離吧 當我藏起日誌 藏起一篇長長的文章充滿流水帳般的心思 掩埋的是 藏不住失落的希望化成不成文的 詩 屍

《破譯塔木德》讀後隨(便)寫(寫)

《破譯塔木德》讀後隨 ( 便 ) 寫 ( 寫 ) 關於這本書的書名全名為《破譯塔木德──猶太人快速致富的 101 條超強商規》。當我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我就知道自己一定會借閱,但是另一方面,我同時也對這本書的忠實程度感到質疑。會借閱是因為它名字中有塔木德,和猶太經典相關的關鍵詞,而質疑則是因為就我所知塔木德 ( 應該 ) 主要是在教導對上帝的敬畏和信仰生活的細節,而非商規。 在閱讀的過程,我不禁想起莎士比亞的戲劇,威尼斯商人 ( 如果我沒記錯戲劇名稱的話 ) ,劇中把猶太商人的形象可以說十分妖魔化,就是個吝嗇而無慈悲心的反派角色。有人說這是在基督宗教背後潛在價值觀中的「反猶主義」作祟所導致的結果。然而,敘述並記載猶太人會賺錢會理財的教學書籍多如牛毛,可以看到教育類別的《看猶太媽媽怎麼教孩子理財》之類的書,就可以知道猶太人以甚麼聞名於世。 說老實話,其實這本書我看到一半就覺得失去繼續閱讀的動力。主要原因可能在於自己認知到閱讀完這本書也不會使我聰明多少 ( ? ) ,又或者是自己認知到閱讀完這本書也不會使我改變多少 (?) ,總覺得讀起來有點無聊。這跟我認知的塔木德不太一樣,我記得我曾經短暫接觸過的猶太經典故事是令人聽來津津有味的。 書中商規第六十一條是「會賺也要會花」,內容提到一個有趣的故事。是說有人勸另一個抽雪茄的人把每天抽的雪茄費用節省起來,四十年下來可以買下一幢百貨公司了。有趣的是,那個抽雪茄的人反問對方沒有抽雪茄怎麼現在卻並不擁有一間百貨公司呢?而抽雪茄的人剛好是那間百貨公司的擁有人。 這個故事令我覺得有點趣味的地方是在於,它突破了一些「只要每天省下 ... ,過多久期間後可以換算成等值的 ... 。」的理財迷思。雖然削減固定支出的確是開源節流的有效辦法之一,然而有多少人想過,那些沒有花出去的錢,難道就不會花在別的地方嗎?也不是說想累積就能累積下來的。當然作者舉出這故事的主旨在於「錢是靠錢生出來的,不是靠苛刻自己省下來的。」 當我閱讀到「獨特的眼光比知識更重要。」 (p.271) 時,我真的想要放棄繼續閱讀這本書了,因為這句話說服了我即使我獲得了這本書的知識,沒有獨特的眼光也沒有用。於是我快速翻閱,終究還是憑著一股氣將書翻閱完畢,得到另一個值得記錄下來的句子: 「利

追劇中

這兩天的精神食糧幾乎都是 Sherlock...BBC 版本,每次騎車準備上工,總一邊祈禱一邊想著我怎麼還滿腦子是 Sherlock... 我應該要將主耶穌充滿我的心啊! 然而不可否認的, Sherlock 影集帶給我生活的樂趣以及重心,雖然看了第一季之後的確也發現其中不合理或者過於戲劇化之處,但是還是有一頭栽入的感覺。再加上無法錄音的技術問題算是解決了,第一季第一集已經被我拆分成幾個音檔,可以在運動時一邊動作一邊聽英式英文了,當然聽不懂的還是不懂,畫面和劇情倒是記得挺清楚的。 只是有個問題,我的老毛病又冒出來了,這個老毛病從國小開始就一直存在,只有在我沒有任何材料或情節時,或現實生活讓我不得不全神貫注時,我才比較可以長時間避開這毛病。 這老毛病就是,做白日夢。 我可以一邊追劇一邊在心中創作同人誌,這麼說似乎還太抬舉我自己。應該說,是片段與片段的一兩個小節,斷斷續續的在我心中被編織出來。或許這對一些藝術家而言是個靈感來源,但是對我而言,白日夢和妄想只有一線之隔啊。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阿們。 Sherlock 第二季第一集, for example ,真是看得我熱血沸騰。哪類型的女子會讓 SH 動心?原來是鬥智又鬥心。這不累嗎這。而我應該永遠也無法成為那樣的女子吧?影集中暗示的許多複雜男女關係讓我覺得英國的高雅世界也只是表面而已嗎?從劇中看不出堅貞的道德,也看不到清高的理想,但有趣的配樂和懸疑的劇情往往在出人意料之間,引人入勝,讓觀眾在心中覺得真是痛快。 我這週在週曆上畫的笑臉平均次數比前幾週還要多了點,不確定是否跟 Sherlock 有關。 今天在工作地點被問到是否報名了今年的工作甄試,還好遇到鐘聲響起,被我輕巧帶過馬上離開話題現場。嗯,那才是現實。未來何去何從,且戰且走,拭目以待。 至少確定還活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