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瘋狂簡史》 讀後心得_20191119
《瘋狂簡史》ISBN 978-986-5727-66-6 (平裝) 讀後心得
反正大家都說書只要看自己需要的部分就好,那我為什麼要那麼認真讀完全本。我沒讀完嗎?給看到這裡的讀者自己猜測吧。
第二章 神與惡魔 Gods and Demons
關於「凡神欲毀滅者,神會先讓他們瘋狂。」這一句話,我很難認同。作者引用了聖經的話。我個人覺得這有點過份。我只能在此表達自己的看見:在彩虹之後,神並不想要再毀滅世界不是嗎?而世人之所以有瘋狂之面相,原因是如本書封底所說的那樣吧「或更正確地說,即使是瘋狂,他們的瘋狂也是時代的產物。」
對P.38 之回應,這一頁主要是說關於神話的解釋。我自己是這樣想的 : 從前精神科學不發達吧。所以人們需要一個又一個口耳相傳的神話來解釋,才得以安心吧。這一頁中的引言部分,可以科學或神學的視角來進一步探討。只是我忘記引言部分是甚麼了。應該也是一些關於精神疾病的見解或表述吧。
在本書P.39 有說到:「看到的不是英雄的沈思而是他們的具體作為」諸如此類的文字表述。倘若看到的不是英雄的沈思,而是他們的具體作為的話!那麼,基本上,這裡所表現出來的讀者視角就不是全知的,而更像是一個只是在戲台上被迫演出的結果,而且台下觀眾就毫無選擇只能被迫接受的後果。此外,佛洛伊德稱幼年期的心性衝突不只有伊底帕斯情結,也就是所謂的戀母情結,希臘悲劇中還有一個叫做 (我個人不想臨時在這翻譯出音譯中文的 “Electra complex”) 戀父情結。而佛洛伊德的理論是如何經常被世人誤解和誤用,這暫不是此處重點,因此暫不討論吧。
P.40 書中認為悲劇主人翁是有意識的主體,但其實他們是沒有意識的,
因為他們屢屢受到命運的捉弄。而戲劇治療,與其說是治療,在某些專業領域的術語當中,不如說是 "Purification" ,姑且翻譯成「洗滌心靈」的「洗滌」二字吧。
P.41 閱讀這頁當時,剛好一位在職的年輕的物理治療師可接受我的諮詢,他表示,癲癇這類疾病,不論是物理治療師或者是職能治療師,當代目前都尚且無法解決,應該聽從醫師的指示去接受(藥物)治療才是。對照這一頁所謂的「神聖疾病 」,個人認為, 與其被稱呼為是祖先遺傳的罪惡基因,那麼,或許,被稱為神聖疾病,還對患者本身而言,要好過一點點吧,可是可是可是也僅僅好過一點點而已啊。
從43頁後進入了小標題 基督教的瘋狂 的內容 這裡可以討論的太多太多,也是重點中的重點,然而,為了版面和時間和設備計時使用等科技性因素,在此希望能簡單扼要的把筆者短時間內抓住並能夠表達的面向和論點傳遞出來
:
宗教的對手從來都不是瘋子,宗教需要的正是世人眼中的瘋子和傻子。信仰不是為了帶給人巨大的恐懼與顫慄,而是為了帶給勞苦擔重擔的人平靜安穩及一個進入安息的概念。不是要求人順服乖巧,而是要求人發自內心的懂事聰明。
在P.51 中大主教為了表明其信念下令清除社會上三種人,新教徒 猶太人 女巫,這本書證實了他將在歷史的傳承中不斷被記述他所造成的罪孽和可能形成的冤屈。P.52 施洗約翰被斬首,不應該,如那圖所示 (那圖所示應該是畫家自己另有表述),據悉施洗約翰是在閉眼祈禱中被斬首的 (如我的據悉有任何錯謬,懇請務必指正)。
從第54頁之前所表達的幾乎和華語文某文學作品中指出這個世界根本是個厭女症的世界一樣。女人比較情緒化,比較容易得憂鬱症,並且當了母親後,慈母無微不至的愛常令小孩感到窒息,書中所述,母親之窒息=子宮之窒息= 歇斯底里,指的是物理或醫學上的視角,和我上述表達的感性和意識型態方面,角度不太一樣。
總之這本書不是人人都會感興趣的書籍,但是卻對身心醫學方面的傳說和學問有系統性的介紹與反思。不過還是新約聖經讀起來會讓讀者精神狀態感覺上比讀這本正常一點吧,抱歉我竟然如此判斷。這類的書籍知識固然崇高又值得敬重,但,太多批判性思考與歷史的冤案和仇恨在書中被忠實的反應出來,這會讓純潔的讀者們心理素質頗受挑戰啊。是吧?不是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