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邊讀邊寫的心得-4

20180807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就跟那本書 《The present 禮物》一樣,全部的章節都在強調「活在當下」,沒有過去未來只有當下。然後為人生增添意義。老實說,我還是感到一種老生重彈的調調。我改變了甚麼嗎?更專注於當下了嗎?自己要做甚麼事情呢?到底怎麼樣才能擁有幸福也就是書中說的「貢獻感」呢?我真的覺得還是在一團迷霧裡面。

如果說我的工作是老師,那麼我現在就要加強自己的教材教法能力是嗎?如果說我想要當作家,那我這樣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卻沒有根據受眾的口味去雕琢自己的文章,難道就會成功嗎?當然不會吧。我的悲觀性格要怎麼樣才能夠改變?要怎麼樣才能購更擁有幸福感?導引之星是「貢獻他人」,我的想法如同那年輕人一樣,怎麼貢獻?當義工?當志工?我真的當了志工,也當過義工,可是我覺得目前的我在追求的一直是:我可以靠甚麼維生?我可以擁有怎麼樣的生活型態?我都不會生活,難道要離開父母才能夠學會獨立嗎?不,我試過了,我試過了,我試過了!我需要和人有深刻的連結,而這種連結,最後發現,親情真的是如同書中所說的鎖鏈,然而,就算是鎖鏈,我也曾經經歷過被簽字被父母親送走的時候。啊,我又再回想過去了,要改成今後我該如何做呢?就是好好過每一天,好好的鍛鍊身體,好好的生活,能工作就工作,能讀書就讀書,學習如何煮菜,學習如何照顧自己。「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按照阿德勒的思想,「不是我離不開父母,而是不願意離開父母(的目的),所以才感到離不開父母。」因為過多的失敗讓我失去對自己的信心,改想成,因為不想要對自己有信心及勇氣,所以才一直失敗?這樣子改想,似乎也怪怪的。我覺得很累,越想越困惑,似乎有力量一直拉著我想要用悲觀的角度去反駁書中所提的一切。

而我也不相信被討厭的勇氣第二部曲的出版,會跟第一本被討厭的勇氣暢銷沒有關係。是我把這世界看得太現實或者功利?因為被討厭的勇氣暢銷了,所以緊接著繼續出第二部曲,光靠著這兩本書,作者群們和出版社獲利不少吧?賺了很多鈔票吧?我就這麼庸俗的想著。如果我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凡事以利益來思考對方的目的,這樣又怎麼會快樂呢?

離開了一切設定好的道路之後,我才了解到困惑的地方在於「其實我們是自由的」,在不傷天害理的情況下,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吧。只是還是要活下去,光是「努力活下去」「靠甚麼活下去」的追尋,就已經是一個終其一生的大挑戰了。

每一頁讀的書都不會白費,每打的一個字也都不會白費。......再怎麼努力這樣想,還是擺脫不了無用感。根深蒂固的思考模式要改變是否真的要很努力啊?

要轉念卻不阿Q。或許可以重新翻閱一次。進而讓第二部曲的內容臨到我的腦海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了甚麼?

煩惱!申請顧店換宿

20230503有些事情不是我不明白而是我不願理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