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日記碎語

 

突然有一種不知道要做甚麼的寂寥感,很想要有個人在電話的那一頭再聊聊天。可是今天聊的天還不夠嗎?早上還有上線上英文一對一家教課程,跟菲律賓籍的外師用英語會話,也是有一點為了打發這種寂寥感吧?


不夠開心,我很想念,跟人聊完天後,很開心的感覺。我很想念,跟人講完話後,有充滿電的感覺。我很想念,因為與人交流而帶來的小小幸福感。然而,必須是對的人。或者,必須是對的話題。現在,我到底是怎麼了呢?一直以來的小愉快狀態暫停了,即使離開教會,被好好的接待了,回到家卻也只是躺在床上,聽著流行歌曲,音樂,跳過,略過,時間就在快節奏的節拍中流逝,我躺在床上動也不動宛若死人,但其實是一種龜息大法的休眠狀態,我靜悄悄地享受著沒有人打擾,腦袋也毫無想法,只是聽著音樂睡覺恢復生息的時光。


明明正事是讀考試用書,今天怎麼排行程怎麼動作就是無法執行讀考試用書。甚願有一本詩集能夠療癒現在的我,就連應該要有家具才能過得不悲傷那本詩集,我也忘了自己把它塞到哪兒去。


是不是需要有更多聊得來的朋友就可以除去這種寂寥感?我不確定。總是要面對自己。今天攜帶了母親去鑑定第一堂,小孩吵得要死,我已經預告了母親這種情況,她很能接受的樣子。而果不其然,他們無法留住我的母親,第二堂只有我參加,不過這樣我反而自在,這麼說好像有點不禮貌。但我以一個慕道友的身分,還是沒有多說甚麼的話語權,最後神奇的讓我做了閉會祈禱,我這才講了一下,覺得自己禱告的真好,也只是自己覺得。


永恆是甚麼,現在即永恆,真虧我說的出來。不要回頭看,但我不想忘記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一切教訓,大家都不在臉書上廢話了,真想念以前還看得到真心話的每天來點負能量的時光,記得剛開始臉書帳號時,只加了三十個好友,每個人每個動態都像看聯絡簿似的不斷追蹤,有種吃太飽的感覺,才三十幾個臉友,就好像跟三十幾個人玩起了交換日記,每天都看到不同的新鮮事,現在有那麼多社群軟體之後,在臉書曾經出過狀況之後,在換了三個臉書帳號之後,我現在有九十九個臉友並不算多,但似乎也看不到大家的動態,大家也不再流行將真心話一一寫在臉書上了,有的限時動態還能一窺近況的端倪,有的真的就完全沒有怎麼在更新,或者只是加上一些自我宣傳的美麗圖文,要怎麼說呢,臉書廣告也越來越多,看不到朋友的更新狀態。


我用臉書是抱持著,日後動態回顧,可以紀念起這個事件。所以很多食物的照片,是為了紀念當時一起享用美食的人事物,很多打卡的地點,只是為了日後能記起和誰一起來過甚麼地方。這些,就當作努力活著的一個證明吧。不要努力活著好不好,愉快地活著比努力地活著聽起來,快樂多了。


沒有辦法跟父母聊的事,沒有辦法跟教友聊的事,沒有辦法跟網友聊的事,還有百無聊賴的事,我開始打起鍵盤,寫下這些碎言碎語,沒有中心主旨,沒有美言佳句,沒有文筆可言,我還要將這些廢話掩埋在網路上,又赤裸裸地將這些毫無代表性的文字也沒有商業性價值的文字,公開任人觀看嗎?如果有人要看的話。


誰讀,誰要讀我這些風花雪月。誰讀,誰在乎,誰在乎我有沒有寫日記。誰讀,誰懂得,這種寂寥感甚麼事情都不想做只對著螢幕傾訴道出細碎的語言,我學過意識流嗎?我忘了。順著自由書寫地法則就是不要停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最後再revise就好,我沒打算revise。草稿就是初稿,初稿即出版。


有個想法是聽打猶太人的講座然後集結在這裡或在方格子,這樣,有意思嗎?在苦等十一月的薪水期盼能夠存下心中預計的數字之時,一方面訝異著自己可以節省到甚麼地步,一方面又闊氣地想要請客想要出席婚禮,想要小旅行,想要找朋友,想要再開源,有沒有能夠增加收入的機會呢?但我真正想要做地究竟是甚麼呢?


我問天,我為什麼要再洗禮一次。我也想要找人討論這個話題,但問天天如果應的話,應該又是一種瘋狂,我不要。可是問天天不應,問地地不靈的感覺,很無聊。因為無聊所以產生了這一篇碎語,又是誰能夠像文學少男少女將這篇咀嚼消化後,咻一下全部忘光,因為沒有說到甚麼有意義的事情啊!


不夠開心,但也沒有不開心,應該感恩知足,在吃過感恩節的火雞肉之後,隔天肚子痛排便的感覺很奇妙。還是想要說點甚麼,雖然已經胸無點墨。還是想要找人聊點甚麼,卻已經到了吃飯時間。


不夠開心的事情需要解決嗎?我不知道。我只能對著螢幕使用鍵盤祈禱。這些隻字片語也達不到天聽吧。誰在乎,連我自己都不想再看一次的自言自語,還行,我的輸入和輸出還不夠多。還有外文書還沒朗讀呢,還有外文電影還沒看呢,還有多久沒有好好讀一本書了呢?我的考試用書。等著我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煩惱!申請顧店換宿

我與猶太文化之孽緣...2019-03-03

【稿】一封寄不出去的情書